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生態分論壇上,生態環境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楊子江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加速推動信息化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信息化對生態環境工作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包括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專網、云資源和數據服務,建設大氣數據采集與共享和空氣質量管理平臺等。
“智能技術和環保產業相結合,不僅有效支撐了生態環境工作,還孕育著巨大的產業機遇。”市場咨詢機構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柳絮認為,這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領域的“智能+”相關產業發展。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近千億元。其中,物聯網產業需求規模最大,預計占比超過60%。
“生態環境物聯網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張物聯網。隨著5G逐漸商用,其所具備的高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的特點,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領域各類傳感器技術進步與擴大應用范圍,更好支撐云端智能化應用,從而進一步驅動‘智能+’產業的發展與應用。”柳絮說。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應用最廣泛、最深入,主要應用于環境監控,包括污染源自動監控、環境質量在線監測和環境衛星遙感3方面。其中,污染源自動監控是在重要污染物排放企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環境質量在線監測主要包括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水質重點監測、環境噪聲的自動監測等,環境衛星遙感主要是通過熱紅外相機、超光譜成像儀等多種遙感探測設備對區域生態環境進行動態變化監測。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新應用也不斷呈現。比如,大物聯車載系統就是在每輛出租車車頂燈處放置前端監測器,能以3秒/次的頻率收集上傳數據,通過同比環比分析,對道路進行日、周、月排名,繪制城市道路動態圖,讓數據“活”起來,呈現城市道路周圍區域的污染動態,該技術目前在北京通州等地區已經投入使用。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將有廣闊前景。”柳絮分析說,當前,生態環境監控的精度和廣度都還有很大空間,包括傳感器設備的技術水平、成本、運維能力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斷提升。同時,基于大量自動獲取數據的大數據應用目前還非常有限,但生態環境領域預測預警、精準判斷都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支撐。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正在開展生態環境信息化體系設計工作。在初步形成的信息化體系設計方案中,生態環境信息化體系將建設一張高精度三維感知生態環境變化的生態環境物聯網,一張橫縱貫通全國生態環境領域的固定與移動相結合、高速、可視、智能的生態環境業務專網,一個支撐應用快速開發、數據共享交換、業務協同交互、大數據應用的統一云平臺,一套覆蓋全國、數據唯一可靠的生態環境數據,一個滿足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生態環境部門業務協同“大系統”,一張動態反映生態環境現實、模擬預測趨勢的“虛擬空間圖”,以及依托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生態環境服務“一扇門”。
總之,通過信息化體系建設,將構建起“生態環境最強大腦”,讓生態環境信息化進入基于即時、全量、全網數據的“智能+生態環境”治理創新時代,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
但要看到,當前,生態環境領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需要攻克的難題,主要包括應用系統“小、散、多”,信息化相關規范標準執行沒有做到上下貫通,造成數據唯一性、可用性嚴重不足,大數據應用受限,決策支持能力無法滿足生態環境工作需要。此外,國家與地方、地方與地方生態環境部門之間的數據交互共享不通暢,業務協同水平低,從而無法滿足跨地域特點突出的管理服務需要。
對此,楊子江表示,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要以生態環境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應用和展示為主線展開,按照統一的生態環境信息資源目錄,分級分類搭建上下對應的生態環境數據庫,以生態環境業務專網為依托,通過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快速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交換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