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AI芯片一出,就能夠引起巨大的反響,并引起國內外資本巨頭的廣泛關注呢?這個問題需要思考,也值得追究。
眾所周知,芯片是一種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芯片的性能不斷得到優化,可用于多個場景的AI芯片也被研制出來。
一時之間,不僅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睜大了好奇的雙眼,在認認真真觀察和分析AI芯片,就連手機制造商、電子元件制造商也凝神聚力、躍躍欲試,希望能夠加深對AI芯片的人士和了解,并推動其應用,這無疑使本就火熱的芯片市場愈加熱鬧,AI芯片也成為了普通民眾街談巷議的熱點話題。
放眼全球,英、美、德等國家在AI芯片、物聯網、無人駕駛等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國家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為世界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也立足國情,從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對AI芯片相關產業發展予以大力支持。
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推動下,國產AI芯片產業邁開大步,向著高質量、高效益方面轉型升級。實際上,AI芯片產業的大踏步發展,一方面為傳統芯片企業轉變生產流程、優化生產模式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也促使芯片企業積極與同行進行交流,并共同探討促進AI芯片產業的新途徑。
近幾年,我國芯片研發制造企業也紛紛涌現出來,國內的AI芯片企業總體呈現出十分活躍的局面。與此同時,傳統芯片巨頭英偉達、ARM、IBM、高通等也持續加大了對AI芯片的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一些科技巨頭開始加入自研芯片的陣營。例如,華為海思推出了一款采用了臺積電10nm工藝的新一代芯片麒麟970,是內置獨立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智能手機AI計算平臺,為手機提供了更加迅速的處理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有分析人士指出,影響AI芯片產業發展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國產AI芯片要想突出重圍,還要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多下功夫,多多努力。歸根結底,加強自主研發能力的培養、加大對AI芯片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推動我國AI芯片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通常來講,AI芯片產業的產業鏈很長,包括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而一款AI芯片的出現,就凝結了產業鏈上各環節勞動者的智慧和汗水。因此,除了努力提升芯片研制技術外,還需要通盤考慮產品設計、制造等各個方面,把有利于芯片產業發展的各項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以此促進我國AI芯片產業的健康發展。
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內呈現飆升態勢,到2023年將達到10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53.6%,AI芯片將成為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藍海市場。
面對這一難得的機遇,無論是國內外各科技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將加緊布局AI芯片,整個AI芯片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今后,各芯片制造商為獲取豐厚的市場收益,將加快推出高品質的AI芯片,并力求在核心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順風也好,逆風也罷,相信在經過了重重考驗之后,我國國產AI芯片的研制水平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性能穩定、使用便捷的AI芯片,將在國際芯片市場中“盛放”,并將科技的大花園點綴的更加絢麗多姿。